AA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脐周疼痛、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呕吐、
小儿
国内依据阑尾炎症发生发展及病理过程,将AA分为四型[2]:①单纯性阑尾炎;②化脓性阑尾炎;③坏疽性阑尾炎;④阑尾周围脓肿。
国外常常将AA分为两型[3]:①非复杂性阑尾炎(uncomplicated appendicitis,UA);②复杂性阑尾炎(complicated appendicitis,CA)。
为阑尾炎症初期,大体表现为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表面少量纤维素渗出物,失去正常光泽。
镜下表现以阑尾黏膜及黏膜下层为重,黏膜上皮可出现缺损,并有充血、
大体表现为阑尾明显肿胀,浆膜附有纤维素或脓苔,阑尾腔积脓,严重时脓性破溃,甚至发生穿孔,并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扩散引起腹膜炎。
镜下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阑尾全层,肌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呈蜂窝织炎改变。
阑尾炎症进一步扩散,细菌大量繁殖,大体表现为臃肿污秽,呈暗紫色,常合并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
镜下改变为阑尾壁血管栓塞,阑尾发生节段性或全段坏死。
AA坏疽穿孔,进程如果较为缓慢,大网膜和小肠可将阑尾包裹形成粘连,造成阑尾周围脓肿。
未发生坏疽穿孔。
阑尾发生坏疽或穿孔,除外UA组的任何病例。包括术中可见穿孔、脓液延伸至右下象限和盆腔、腹腔内脓肿和阑尾管腔外可见粪石[4]。
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及穿孔率有所差异。新生儿(30天以下)发病率约0.04 % ~0.2%,1岁以下婴儿的发病率为0.38%,2岁以下发病率为2%[3]。
新生儿和婴儿阑尾炎穿孔率约为85%[5],学龄前患儿的穿孔率约为30%~75%,学龄期的穿孔率约为11%~32%,青少年的穿孔率约为10%~20%[6]。
[2, 7][8]
阑尾炎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是十分清楚,通常认为是由阑尾管腔梗阻引起阑尾炎(常由淋巴滤泡增生、粪石或粪便残渣嵌顿所致;寄生虫、异物及阑尾或盲肠肿瘤引起的阻塞较少见)[2, 7]。
小儿阑尾管腔狭窄易扭曲,管腔由于以上原因被阻塞后,阑尾黏膜分泌的黏液滞留在管腔内无法排除,致使阑尾腔内压力升高,引起阑尾壁的血运障碍,造成阑尾壁发生缺血、坏死。
当胃肠道功能紊乱时,阑尾壁肌肉及血管反射性痉挛,引起阑尾管腔梗阻及血运障碍,导致AA的发生。一些病原菌也可被吸收入血通过血液循坏,导致阑尾发生炎症[8]。
最近研究指出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等因素可能是阑尾炎的危险因素。
环境因素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有研究报告称,夏季阑尾炎发生概率较高,这可能与地面臭氧量增加有关[9]。
虽尚未确定有明确的与阑尾炎发生的相关基因,但有阑尾炎家族史发生AA的概率是无家族史的三倍[10]。一项对双胞胎的研究表明,遗传效应约占患阑尾炎风险变化的30%[10]。
阑尾梗阻可使黏膜屏障受损,继而发生腔内细菌过度生长,细菌侵入阑尾壁,发生炎症、缺血和坏疽,并最终导致穿孔[8]。
炎症阑尾中的细菌常由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而成,大多数由
阑尾的炎症引起腹膜炎,这会产生局部腹痛和压痛,其是AA的主要临床体征。穿孔后细菌会被释放进入腹腔。症状出现12个小时内很少发生穿孔,但在这之后,随时间推移,发生穿孔的可能性增加,72小时后穿孔就变得比较常见。
若感染灶不能被肠管和大网膜包裹时,则将引起广泛性腹膜炎。少见的情况下,肠道病原体可能直接感染阑尾或引起局部阑尾淋巴组织增生并导致梗阻。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阑尾出现在胚胎的第8周,而后逐渐旋转至盲肠中后位,回盲瓣下方2cm的位置[7]。在旋转过程中存在许多变异,导致阑尾尖端位置不一,60%以上的患儿阑尾位于盲肠后位。
出生时,阑尾呈一个短的圆锥形结构,而后逐渐变的长而窄。正常阑尾的外径每年增加0.4毫米,直到大约6~7岁,7岁学龄儿童正常直径上限为6毫米。阑尾的长度通常为6~10cm。
阑尾上皮为结肠上皮,含有丰富的淋巴滤泡,当淋巴滤泡过度增生时,可引起阑尾管腔阻塞,从而导致AA发生。这些淋巴滤泡在青春期会达到最大,所以青春期也是阑尾炎发病的高峰[3]。
直到最近,阑尾还被认为是人体内未完全退化多余的器官,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阑尾在人体中存在一定的功能[11]。首先,阑尾是淋巴组织的聚集地,类似派尔集合淋巴结,是产生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场所,免疫球蛋白对调节肠道菌群的密度和质量至关重要。其次,阑尾可能是体内共生细菌单独生存的部位。它含有丰富的“生物膜”,不断地将细菌排入肠腔[12]。阑尾中含有与结肠中不同的微生物群,在发生
对于疑似阑尾炎的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右下腹痛,同时可能伴有
图 1 小儿AA诊治流程[3]
● 应仔细询问患儿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
● 除上述腹痛、消化道和全身症状外,还应关注患儿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以全面了解病情。
● 应询问患儿是否有其他疾病,如感冒、
● 应了解患儿曾经是否有相关治疗史,包括手术、药物治疗等,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应关注患儿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近期是否有免疫接种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影响。
表1 不同年龄段AA患儿的主要症状[5,6,13]
AA患儿中,70%~80%会出现典型的疼痛症状。疼痛通常始于上腹部或脐周,位置不固定,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为AA的典型表现;而少部分病例病初即表现为右下腹痛。
腹痛特点可因阑尾位置及不同病理类型而有所差异:
● 单纯性阑尾炎:其疼痛特点仅表现为轻度隐痛
● 化脓性阑尾炎:疼痛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
● 坏疽性阑尾炎: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
● 穿孔性阑尾炎:由于阑尾腔内压力骤降,腹痛可能会暂时缓解,但并发腹膜炎后,腹痛又呈持续加剧。
● 肝下区阑尾炎:表现为右上腹痛
● 盲肠后位阑尾炎:其腹痛位于右侧腰部
● 盆位阑尾炎:腹痛位于耻骨上区
● 极少数内脏反位者:呈左下腹痛
1. 阑尾炎早期症状
● 畏食:患儿可能对食物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 恶心和呕吐:部分患儿可能会感到胃部不适,并可能出现呕吐
●
2. 盆位阑尾炎症状
● 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盆位阑尾炎时,炎症可能会刺激直肠和膀胱,导致排便次数增多
● 里急后重:患儿可能会感到排便紧迫感,但实际排便量可能较少
● 尿痛:部分患儿可能会在排尿时感到疼痛
3. 麻痹性肠梗阻症状
● 弥漫性腹膜炎可能导致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便和排气减少等症状
● 多数患儿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等表现
● 随着炎症的加重,可能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脉速、烦躁不安或反应迟钝等
● 当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患儿可能会出现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 若发生化脓性门静脉炎,还可能引起轻度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通常先让患儿取仰卧位,屈膝,用手指指出疼痛部位,从无疼痛的部位开始触诊。
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按压时出现疼痛,且位置相对固定。但由于阑尾位置存在变异及儿童盲肠的移动度较大,固定压痛可能出现在右中腹、下腹中部等位置。
当出现腹膜刺激征,即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时,通常提示腹膜炎的存在。
在进行腹部触诊时,如果发现压痛,可以将并拢的2~3个手指压在原处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
如果患儿感觉到腹痛突然加剧,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阳性,提示腹膜壁已经受到炎症的影响。
患儿采取左侧卧位,两腿伸直,被动地向后过伸右下肢。如果出现右下腹痛,则称为阳性反应,提示阑尾炎症位于盲肠后位。
嘱患儿平卧,按压患儿右腰压痛部位,让患儿伸直膝关节或高举右腿,疼痛加剧,则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盲肠后位。
右侧髋关节屈曲内收,被动向内侧旋转右下肢,如出现右下腹疼痛,则提示发炎的阑尾位于盲肠后位。
右手压迫左下腹降结肠区,与麦氏点对称的部位,同时左手按压其上端,迫使结肠内的气体流动至右下腹盲肠和阑尾处。如果上述动作引起右下腹疼痛,则表明测试结果为阳性。
当阑尾炎处于低位或盆腔内时,患儿可能会出现直肠前壁触痛或触及肿块的体征。
部分阑尾炎患儿形成阑尾包块和(或)脓肿,可在其右下腹触及位置固定、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14,15]。
目前在怀疑患有AA的患儿中,常规实验室诊断检查常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尿液分析,增加降钙素原和钙卫蛋白的检测可能会提高诊断的准确性[3]。有报道称血液生化指标、凝血指标及一些新的炎症指标对AA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16, 17]。
影像学检查能提高AA诊断的准确性,腹部超声在小儿AA的诊断中最常被应用,有些难以诊断的患儿可能会进行腹部CT或磁共振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 最早和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但在不同报道中,诊断A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很大,分别为65%~85%和32%~ 82%[18]。
● 有研究指出,在诊断AA时,白细胞(WBC)>10.0×109/L患儿与WBC<10.0×109/L患儿相比,危险比(HR)为2.42 [18]。
(2)中性粒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炎症标志物。
(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中性粒细胞计数突出活跃和持续的炎症,而淋巴细胞计数突出炎症调节途径,两者比值水平的升高会发生在阑尾炎症的早期阶段[19]。
● 白细胞计数在AA患儿中普遍升高。
● 据报道,中性粒细胞计数>75%诊断AA的准确性为88.82%,敏感性为88.03%,特异性为92.86% [20]。
● 多项研究与Meta分析表明, NLR为8.8是诊断CA的临界值,敏感性为76.92%,特异性为100% [20]。
反映机体炎症水平,需要注意少数有严重休克或中毒症状的患儿,其体温及白细胞正常或偏低,这可能是免疫能力低下的表现[15]。
CRP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CRP在诊断A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93%和28%~82%,在诊断CA的敏感性为83%~90%[21]。
CRP>0.5mg/dl的患儿比<0.5mg/dl的患儿发生CA的风险高2.53倍[22]。
若明显升高则提示为感染性重症阑尾炎,可考虑手术治疗。
PCT对CA的诊断更为确定,其综合敏感性为 62%(33% ~84%),特异性为 94%(90% ~96%)[23]。
曲线下面积(AUC)为 0.94(0.91~0.96)。
确定是否有细菌感染的情况。
当怀疑患儿为阑尾炎但诊断有困难时,特别是当有腹膜炎体征而无高度肠胀气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腹腔穿刺。
①如果右下腹穿刺液为脓性,并且涂片显示为大肠埃希菌,提示可能是化脓性阑尾炎。
②如果穿刺液为血性、臭脓性或涂片有大量细菌,提示可能是坏疽性阑尾炎。
③如果脓液稀、无臭,有脓球而无菌或只有少量球菌,并且临床症状已经好转或稳定,提示可能不需要进行手术。
④如果穿刺无渗液,可以注入生理盐水50ml再吸出,如果镜检有脓球,提示可以诊断为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应该及早进行手术。
通过腹腔穿刺液的性质和涂片的结果,可以判断出阑尾炎的类型(化脓性或坏疽性)以及是否需要手术。
● 腹部超声已经被证明对AA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以达到79%至90%,可作为初始影像学检查,并减少或避免进一步成像的需要,而不会增加并发症或不可接受的住院时间增加。
● 超声诊断小儿A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不同的研究中有所不同:超声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也可能依赖于患儿的BMI等因素。
● 使用手动向后加压联合分级加压的超声技术有助于识别阑尾。
● 除了扫描右下腹,侧腰和盆腔的扫描也可能提供帮助。
● 在超声成像中,正常人的阑尾通常不可见。然而,当阑尾壁增厚并伴有周围渗出时,超声成像就能显示出异常。当超声显示阑尾直径达到或超过6mm时,即可确诊为阑尾炎[15]。
● 正常的阑尾或仅局部发炎的阑尾(称为“尖部”阑尾炎)在超声检查中可能难以被发现。
因此,在持续存在症状的情况下,即使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也不能可靠地排除阑尾炎的可能性。
● 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超声识别CA或阑尾粪石的能力,结果表明超声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可以排除CA和阑尾粪石[13]。
● 超声检查还可确定阑尾周围浸润肿块及阑尾脓肿的确切存在,避免不适宜的手术。
①腹部立位X线片可以辅助诊断小儿阑尾炎,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和2岁以下的患儿。
②钡剂灌肠对于年长患儿的阑尾炎诊断具有较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无急性发作史的慢性阑尾炎。
①腹部立位X线片可以显示游离腹腔积液、膈下少量游离气体、腹壁增厚、钙化的粪石影等。
②钡剂灌肠阳性结果包括盲肠受压性缺损、阑尾不充盈以及末端回肠的激惹和痉挛。
辅助判断阑尾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14]。
Doria 等人汇总了CT在诊断小儿AA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95%[24]。也有报道称,CT诊断儿童AA的敏感性为94%~100%,特异性为93%~100%。一项包含1810名疑似阑尾炎患儿的大型观察性研究显示,无论腹痛持续时间长短,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保持在高水平。
CT的优势在于在于成像时间较快、不依赖操作者水平以及成像结果,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电离辐射的担忧促使其在诊断小儿AA时未作为首选检查。CT的缺点是存在电离辐射暴露的风险。此外,部分儿童缺乏肠系膜脂肪,这使得CT图像难以清晰地显示正常或发炎的阑尾,尤其是在CT平扫图像上。
为减少CT对患儿的辐射,有研究报告,仅限于右肾下极以下区域的靶向CT可以显著减少辐射,而不会影响 CT诊断AA 的敏感性或特异性[24, 25]。
①异常阑尾:CT表现为阑尾增宽,直径通常>7 mm。阑尾周围炎的征象包括脂肪间隙模糊,可能呈现为蜂窝织炎样肿块。
在增强扫描中,阑尾壁增厚并明显强化。此外,阑尾结石在CT中的出现比例高于X线检查[26]。
②阑尾周围脓肿:CT表现为中心为液体密度的团块影,壁厚且边界不清。
可能会出现积气或液气平面。在这个阶段,阑尾可能模糊或无法清晰显示。
③继发征象:可能观察到小肠扩张、盲肠和末端回肠壁增厚,以及腹腔积液。
当小儿AA诊断不明确时,CT常作为补充检查。
● Kulaylat 等人报道MRI在诊断A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6.8% 和 97.4%[27]。
● 尽管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但 MRI 图像采集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以及患儿需要长时间保持静止不动,导致其在小儿AA的诊断中应用较少。
阑尾直径≥7 mm,阑尾壁厚度>2 mm,T2加权图像显示腔内高信号,阑尾周围出现低信号的脂肪渗出模糊影[28]。
MRI不会将患儿暴露于电离辐射,并且报告的准确性高于超声并接近CT,由此,当超声结果存疑时,推荐使用MRI来明确诊断[28]。
目前有许多新的炎症指标用于阑尾炎的诊断中,以提高小儿AA诊断的准确性[17]。
可反映包括CA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炎症反应程度及疾病活动性。
炎症性疾病可引起PLT的活化,通常表现为PLT数量、分布宽度和体积的变化。
有研究指出,CA患儿的平均PLT与 UA患儿存在显著差异,PLT可作为CA与UA鉴别的指标[29, 30]。
是血小板功能和活化的标志,可以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
MPV的水平不定。
一项纳入450例患儿的Meta分析表明,MPV在CA组似乎有所减少,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故现有证据表明,MPV在AA诊断中有效,但在区分CA与UA中未展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18]。
可以反映炎症程度和病情进展。
当发生感染、损伤后炎症或与血管破裂相关的疾病时,FIB浓度可增加数倍。
● 不同研究表明,在CA组患儿中,FIB平均水平为6.18 g/L,显著高于UA组。
● 当FIB水平为>4.0 g/L时,诊断CA的敏感性为0.87%,特异性为0.71%。FIB对CA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1]。
PLR是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是急性感染、心血管事件和癌症的预后指标。
有文献报道,PLR在诊断UA与CA中,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AUC为0.653~0.722,故PLR可能在区分阑尾炎严重程度中有效[32, 33]。
用于评估患儿的凝血系统功能。
随着阑尾炎的严重程度,PT显著延长。
研究表明,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AA患儿血浆内毒素浓度较高,尤其在CA中,内毒素浓度与凝血因子VII(FVII)呈负相关,与PT呈正相关[34]。
当>12.7秒时,诊断CA的敏感性为75.92%,特异性较低为42.66%,AUC为0.617。这表明它的延长对识别CA特别有帮助[34]。
用于评估患儿的电解质平衡情况。
SAA是一种灵敏的炎症标志物,被广泛认为是目前最敏感的炎症标志物之一。在小儿阑尾炎的诊断中,SAA的检测结果可以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36]。
●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SAA在血液中的含量非常低(1~5 mg/L)。
● 当身体受到炎症或其他损伤的刺激时,SAA的血清浓度会急剧上升,甚至可能超过正常值的1000~2000倍。
研究表明,在CA组与UA组中,SAA预测CA的AUC为0.96,当SAA>10 mg/L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1%;当SAA>45 mg/L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83%[37]。
PTX3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物。
血清中PTX3基础水平一般低于2ng/ml,但在炎症过程中,该反应物的循环水平可能是其基础值的3~5倍,在6~8 h时达到峰值, PTX3水平与疾病活动相关。
PTX-3在AA中的研究表明,当PTX-3>9.56ng/ml 对预测CA的敏感性为 92.9%,特异性为 87.1%,曲线下面积为 0.820[38]。
用于反映机体组织急性损伤和局部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
DLAC是细菌发酵的代谢产物,产生于肠道中的多种细菌,当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时,肠道中的DLAC会通过受损的黏膜进入血液循环。
DLAC在CA组中明显高于UA 组,当DLAC大于2.5mg/dl时,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87%[39]。
DLAC水平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阑尾炎的类型,并且可以反映出肠黏膜的损伤程度和肠道通透性的变化[40]。
小儿AA的诊断为临床诊断,常依据典型的腹痛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及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痛),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但在年龄较小的患儿中,准确的病史及查体不能合作,导致诊断出现困难。临床上有关于AA的评分系统,以提高AA的诊断正确率。 参见“风险评估与危险分层”章节。
(一)风险评估
目前对于AA的诊断出现了许多评分系统,在临床中常用的评分系统有小儿阑尾炎评分(Pediatric Appendicitis Score,PAS),阿尔瓦拉多评分(Alvarado score)等[41]。PA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在82%~93%和65%~91%之间,Alvarado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在72%~93%和71%~98%之间,这可能由于纳入的临床指标主观性所决定[4]。
1.PAS
表2 PAS标准[41]
2.阿尔瓦拉多评分标准
表3阿尔瓦拉多评分标准[41]
(二)危险分层
1. 低风险组
这些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常常不典型(如无
2.中风险组
此组患儿常会出现阑尾炎的一些症状或体征(如低热、呕吐或厌食、右下腹压痛或者走路、跳跃或
3.高风险组
患儿有阑尾炎的典型表现,尤其是近期腹痛发作(1~2日),腹痛随时间推移从脐周区转移至右下腹,之后有低热、呕吐和厌食,以及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压痛,血炎症指标升高。PAS评分≥7提示阑尾炎高风险,Alvarado 评分7~10分表示高风险。
小儿AA与许多疾病有相似的表现,需要与多个系统的疾病进行鉴别。
1.阑尾的其他疾病:阑尾肿瘤、类癌瘤、阑尾黏液囊肿、阑尾Crohn病。
2. 盲肠和结肠疾病:盲肠癌、憩室炎、Crohn病、肠梗阻、盲肠炎。
3. 小肠疾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腹内疝、胃溃疡、肠梗阻、肠套叠、梅克尔憩室炎、
4. 肝胆系统疾病: 胆囊炎、胆囊结石、肝炎、肝管炎。
5. 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肾盂积水、输尿管或肾脏结石、肾母细胞瘤、泌尿道感染。
6. 生殖系统疾病:睾丸扭转、卵巢扭转、
7. 其他系统疾病:右侧肺炎或
对于接受过腹部手术并出现呕吐和腹痛的儿童,医生必须考虑到肠梗阻的可能性。呕吐可能为胆汁性呕吐。
腹部平片上常可见扩张肠袢,并伴气液平面或气腹。腹部超声常可见肠腔瘀胀等。
虽然大部分肠旋转不良患儿在婴儿期即出现腹部膨隆及胆汁性呕吐,但少部分患儿会在婴儿期以后才因腹痛及多种非特异性临床表而被诊断。肠扭转患儿腹痛程度常与体格检查结果不相称。有肠梗阻征象的患儿中,应做腹部平片以排除肠穿孔。
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可由局限性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或腹部增强CT(静脉给予对比剂)来确证。肠扭转患儿需立即手术治疗。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腹部压痛范围广泛且不固定,可随体位变化。在一般情况下,该病不会引发腹膜炎体征。
腹部超声等可辅助鉴别。
胃肠炎通常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中。在资源丰富的国家,病毒性病因最为常见,
肝功能可能出现异常,超声可出现胆囊内高回声团块等。
除了咽痛以外,年幼的链球菌性咽炎患儿可能还会出现呕吐和腹痛。有提示意义的临床表现包括咽痛、颈前淋巴结触痛和渗出性咽炎。大多数情况下,快速抗原检测可快速诊断A组链球菌病。
尿常规可见红细胞、泌尿系统彩超及X片可发现结石。
肺下叶浸润可能会刺激横膈膜,从而引起腹痛,可类似于儿童阑尾炎的表现。
在许多儿童中,医生可仅根据临床表现便能诊断肺炎。若胸片显示存在浸润(这可能表现得较细微),则可在有相符临床表现的儿童中证实肺炎的诊断。然而,当呼吸道症状和体征较轻微时,可能难以确定肺炎。
胸部听诊可有啰音及摩擦音或呼吸音减低,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予以鉴别[15]。
可能会出现呕吐和腹痛,通常没有
血液检查可辅助鉴别诊断。
女孩患右侧卵巢囊肿扭转可引起右下腹阵发性剧烈绞痛。肿物可因血循环障碍、出血坏死,导致腹肌紧张和压痛。
通过盆腔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肿物的存在[42]。
多见于女孩,起病急骤、伴有高热、腹胀、呕吐等症状。白细胞数量高达(20~30)×109/L(2万~3万/mm3)。全腹压痛、肌紧张,以双下腹为著。
腹穿脓液稀而无臭味,镜检为革兰阳性球菌。与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引起的腹膜炎难以鉴别,可能需要进行剖腹探查。
尿路结石通常导致阵发性绞痛,疼痛向会阴部放射,并伴有
通过超声和泌尿系造影可以明确诊断结石的存在。
阑尾切除术后6小时内尽量卧床,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为小儿多翻身,按摩腰腿,促进血液循环。
术后6~8小时,可以深呼吸,多翻身,锻炼四肢,尽量下床,避免肠粘连。术后第二天即可逐渐恢复进食。开始吃流质和半流质食物,进食后无呕吐、腹痛等情况则逐渐过渡为正常饮食,吃高蛋白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多吃高纤维蔬果,少吃产气食物,避免术后腹胀[54]。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医知源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医知源内容和插图进行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