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Children,HAC)是由柯萨奇病毒A型(Coxsackievirus-A,CV-A)和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Children,HAC)是指由
HAC可经粪⁃口、呼吸道传播,亦可通过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被感染,HAC目前暂未进入我国的传染病报告系统,其报告发病数及报告发病率暂不明确。但根据相关文献研究HAC的流行病学特征如下:
(1)时间分布
HAC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夏季发病率较高。HAC是由CV⁃A和EV⁃A71等
(2)空间分布
有相关研究认为HAC多在亚洲地区流行,其大流行多位于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广东省、浙江省、台湾等区域。相关研究认为
(3)人群分布
本病平均发病年龄多在1~5岁之间,幼儿园、早教机构、社区等学龄前儿童密集场所常易发生聚集性病例[6]。
付艺亮等人收集了2016-2020我国23个省份的27家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中20499例HAC住院患儿的病历首页信息,对我国儿童HAC流行病学、重症情况以及疾病负担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儿童HAC发病集中在夏季,好发于年龄≤6岁的儿童;同时,我国 HA 住院患儿人数多,所产生的花费较高,造成了一定的疾病负担[7]。
HAC主要是由
机体感染
应对
国内相关指南及共识将HAC的诊断类型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和病原学确诊病例,病原学检查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故大部分HAC为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可考虑为临床诊断病例;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有相关的病原学证据,即可诊断为病原学确诊病例[1, 12]。
图1 HAC诊断流程图[1, 12]
HAC是一种儿童
HAC主要由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感染引起,起病较急。故问诊时应注意询问流行病学史、病患接触史,注意询问有HAC直接或间接接触史;因HAC和
热程中可出现
由于形成溃疡,大龄患儿会诉疼痛明显;在小婴儿,则往往表现为哭闹、烦躁、拒奶、流口水明显,甚至呕吐。咽痛重者可明显影响吞咽。
查体以视诊为主,通常4~6日可自愈,少数至2周。损害很少发生于口腔前部,牙龈不受损害。查体时应着重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改变。
可见发病患儿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周围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浅黄色或白色假膜,疱疹与溃疡常同时存在。
口腔疱疹最常见的部位是腭舌弓、软腭,悬雍垂以及扁桃体,少部分在舌头、颊黏膜、硬腭也会出现,但不累及牙龈。
大部分HAC为临床诊断病例,若患儿无嗜睡、易惊、烦躁、肌无力、颈强直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告知家长精神、四肢皮温、脉搏、呼吸等观察要点及对症处理后可暂缓进行相关检查,必要时完善病原学、血清学、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生化胸部CT、头部MRI等检查明确病情变化及鉴别诊断[1, 12]。
个别重症患儿常由EV⁃A71感染引起,临床可出现脑炎、
阳性。
通过检测病原的核酸,快速、准确的检测
非常规检测手段,部分科研研究时应用。
分离出特定病毒血清型。
实验室可从组织及血液中分离并培养
阳性。
1. 多种抗体检测方法已经用于
2. 检验方法很多,包括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急性期和恢复期抗体滴度对比等,
虽然阳性率不是特别高,不及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查,但对协助HAC也有很大的诊断意义。
常规检测手段。
白细胞、中性粒百分比升高。
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可协助明确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常规检测手段。
肝酶、胆红素、肌酐等异常。
提示合并相应的脏器功能损伤。
明确患儿机体状态,协助评估病情。
根据指南在病程发展5天内,部分患儿可合并肺
可见肺部渗出等改变。
提示肺部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相关指南指出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并发脑炎、
颅内器质性异常改变。
完善MRI颅脑检查可用于鉴别颅内出血、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病毒抗原具有快速、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病毒监测应用广泛的方法,商用抗EV-A71 IgM捕获ELISA试剂盒,可用于临床由EV-A71病毒感染所引起的HAC的诊断[16]。
HAC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2方面做出临床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可结合辅助检查做出病原学诊断[1, 12, 15],见表1。
表1 HAC的诊断标准
目前HAC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较困难,确诊为重症患者时多已出现神经、呼吸及循环系统并发症,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症状严重,发病期间会出现脑炎、
(1)脑炎
临床症状可见患儿出现精神萎靡、
(2)肺
临床可见患儿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血压降低或休克。完善胸部X线或者胸部CT可协助诊断。重症及危重症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
(3)
柯萨奇病毒是引起HAC的主要病原体,其毒致病性较广,可引起心肌损害甚至
HAC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后部发生区域性溃疡,其鉴别诊断也应多于口腔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
无季节性,全年散在发病,主要由
可通过病原学、细胞学等检查进行鉴别。
主要由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感染引起,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儿童多发。发病初期患儿口腔黏膜可表现为广泛充血、
疱疹形态、血常规、病原学、细胞学等检查可协助鉴别诊断。
完善血常规检查时可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
是由
可通过病原学、细胞学等检查进行鉴别。
由
可通过病原学、细胞学等检查进行鉴别。
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进行鉴别。
幼儿等表达能力较差,常不能表述咽痛等不适,且该病发病前具有一定潜伏期,在此期间易误诊。
1. 疱疹性口炎。
2. 溃疡性口腔炎。
1. 重点询问患者HAC、
2. 积极完善咽拭子、粪便、血液等病原学检查。
(1)注意呼吸道隔离及接触隔离;室内多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
(3)孩子的粪便、唾液、鼻涕、口水等等均含有病毒,此外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等,可能都有病毒附着具有传染性。因此需定期消毒、清洗儿童玩具及日用品,酒精对
(4)引起HAC的病毒常常在儿童之间传播,成人接触导致自身感染几率很小,但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需做好手卫生等自身管理。
(5)2016年我们国家就研发上市了EV71疫苗(
(1)饮食清软糯为主: 建议给宝宝吃偏凉一些的食品,可缓解孩子的疼痛。
(2)要及时补水:康复期间保证孩子饮水量足够,评价的标准就是孩子小便次数,颜色透明或者淡黄色。
(3)康复期间不建议使用抗生素,该病系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反会导致患儿体内菌群紊乱,引起
HAC会复发,但几率较低,居家隔离两周后需到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确定康复。
(1)注意居家隔离,建议呼吸道隔离2周,保持活动环境内的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根据病情需要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
(4)加强口腔护理,饭后可增加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
(5)
(6)病情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及时就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医知源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医知源内容和插图进行转载使用。